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7:30:47 阅读: 32次
以上一係列通報和處罰的公布,顯示我國對化妝品行業監管趨嚴的趨勢。同時,對於消費者來說,在選用化妝品時除了自己多留幾個心眼,也有了更多的法律法規可供參考。
廣東一大批化妝品企業吃罰單
1月9日,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一份不合格化妝品通報,包括“新膚蟎靈霜”“蛇脂皮寶強力霜”“美膚寶王美容珍珠膏”等產品在內的67批次產品被曝存在非法添加禁用物質、違規使用限用物質的問題。這些被查出的禁用、限用物質包括:氯黴素、甲硝唑、地塞米鬆、地塞米鬆醋酸酯、倍他米鬆、倍他米鬆戊酸酯、氧氟沙星、氯倍他索丙酸酯等不得檢出物質,以及重金屬汞等限用物質。
同一天,省食藥監還發布了“廣東食藥監局化妝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結果通知”,包括廣州俏十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廣州好迪集團在內的35家化妝品企業受到整改處罰,原因包括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標簽標識不規範、備案歸檔資料缺少產品安全性風險評估報告、配方與網上備案信息不符等。
1月7日,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在其官網發布“2015年第三期經營未經備案的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企業名單”。名單顯示,33家企業因為經營未經備案的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被查。其中,廣州韻派化妝品有限公司被抽查的17批次產品均未備案。
監管趨嚴有利於保障消費者權益
近兩年來,化妝品領域的監管趨勢總體趨向嚴格,一大批法律法規相繼出台,上述企業所暴露出的問題,也都已經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予以嚴格規範。如有關禁限用物質,2015年末出台的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》就對化妝品禁限用組分和準用組分表等進行了修訂,新增禁用組分133項,修訂137項;調整了鉛、砷的限量要求,新增鎘、二噁烷為限量組分,石棉為不得檢出。有關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問題,自2014年6月1日起,也都應按照最新版的《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信息備案規定》辦理。
未來,對化妝品行業的監管政策還將進一步從嚴。深圳食藥監局就於近日發布通告稱,在未來四個月內將對化妝品領域非法生產、銷售、添加、標簽標識的四類行為進行嚴厲打擊,並對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開始規範整頓。廣東省食藥監局也要求,各相關地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徹底查清不合格產品的批次、數量和流向,對企業違法違規問題依法查處。
業內人士提醒,對於消費者來說,對化妝品行業的監管趨嚴當然是好消息,而另一方麵自己還是應當多留些心眼,注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指引選用合格的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