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514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,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
人物簡介
王劍虹【漢字】wang jian hong 【拚音】童年和少年就讀於酉陽縣龍潭高等小學堂,畢業後考入酉陽聯立中學。不久,其父王勃山把她送往湖南常德姑媽王醒予家寄養。
人物生平
1916年秋,考入湖南桃源縣第二女子師範學校。在校期間,正值“五ⷥ”新文化運動前夕,她積極參與創辦刊物,宣傳演講,迎接新文化運動的到來。1919年“五ⷥ”運動爆發,她和王一知等一批高年級學生組織女師學生上街遊行,組織宣傳隊、檢查組,開展抵製日貨、舉行辯論會等活動。同時組織同學討論婦女問題、社會問題,開講演會,教夜校等,以極大的熱情參加學生會的工作,並在女師第一批帶頭剪掉了辮子。
結識秋白
“五ⷥ”運動後,王劍虹懷著追求真理的熱情奔赴上海,在上海結識了李達、王會梧、施存統、陳獨秀等人,受《新青年》、《共產黨》月刊中許多文章的影響,思想有了新的認識和變化。1921年,她進入陳獨秀、李達創辦的上海平民女子學校。在平民女校除常聽陳獨秀、陳望道、沈雁冰、劉少奇等的講課外,還常與王會梧等人到滬東紗廠參加婦運工作,積極為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辦的刊物《婦女之聲》撰寫文章,協助和組織勞工運動,宣傳科學社會主義,致力於婦女解放。
同年她趁寒假回湖南常德探望姑媽之機,動員原桃源女師同學丁玲等到上海進入平民女子學校一起學習。1923年夏秋之間,她與丁玲一道在南京結識了剛從蘇聯回國的瞿秋白,經施存統、瞿秋白、柯慶施等人介紹,王劍虹和丁玲進入上海大學文學係學習,在這裏她接受了沈雁冰、田漢等的教育和培養,從而豐富了她的文化知識。同時她還經常去聽瞿秋白講哲學、社會科學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,瞿秋白的博學多才,使王劍虹極為崇拜,二人誌同道合,於是年冬結為伉儷。
1924年秋,王劍虹因患肺病在上海病逝,年僅23歲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