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有什麽節日,以及有什麽節日是為了紀念人的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我國的節日有:春節、元宵節、龍抬頭、社日節、上巳節、寒食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七夕節、中元節、中秋節、重陽節、下元節、冬至節、除夕等。
中國的傳統節日及日期如下:
1、春節:正月初一,即農曆新年,是一年之歲首,傳統意義上的“年節”。
2、元宵節(上元節): 正月十五,又稱上元節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燈節,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,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。
3、土地誕(龍抬頭):二月初二,也稱“社日節”,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,春社是立春後第五個戊日,秋社是立秋後第五個戊日。
4、上巳節:三月初三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。該節在文字記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,是古代舉行“祓除畔浴”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。
5、寒食節:清明節前一天,在夏曆冬至後105日,清明節前一二日。是日初為節時,禁煙火,隻吃冷食。
6、清明節:陽曆4月5日前後,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三月節、祭祖節,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。
7、端午節:五月初五,又稱端陽節、重午節、午日節、龍舟節、正陽節、浴蘭節、天中節等等。
8、七夕節:七月初七,又名乞巧節、七巧節、雙七、香日、星期、蘭夜、女兒節或七姐誕等。七夕的“牛郎織女傳說”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。
9、七月半(中元節):七月十四/十五,即七月半祭祖節,又稱施孤、鬼節、齋孤、地官節,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燈、祀亡魂、焚紙錠等。
10、中秋節:八月十五,又稱月夕、秋節、仲秋節、八月節、八月會、追月節、玩月節、拜月節、女兒節或團圓節,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。
© 1996 - 2019 一人有慶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
地址:倪家